•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盆山过程与动力学”专辑申请

    发布日期: 2021-10-28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造山带和盆地是在时空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盆地和造山带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在物质上相互转换并且在地表形态上相互调整、均衡,盆地形成受周缘山脉构造作用控制,盆地沉降与山脉隆升表现为时间同步、空间毗邻,盆地沉积记录了盆缘造山带构造作用过程,盆山过程与动力学是构造地质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盆山过程与动力学的研究主要强调基于地球系统科学视角的定量数值和物理模拟,将板块背景、构造变形、沉积充填、地表过程、气候和环境效应及流体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开展研究,再现盆山构造形成与演化的动态过程。

    我国大陆的主体是由地质历史时期的小型克拉通板块聚合而成,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时期的造山带和挤压型的前陆盆地,发育了挤压型盆山体系;同时我国主要克拉通板块都参与了全球超大陆聚合和裂解,在超大陆的裂解过程中这些克拉通板块内部发育了伸展型盆山体系。特别是新生代时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及持续的汇聚作用强烈重塑了欧亚大陆内部构造格局,青藏高原周缘古造山带复活并急剧隆升,克拉通发生快速沉降,形成了一系列环绕青藏高原的陆内造山带和盆地群--环青藏高原陆内挤压型盆山体系;而中国东部地区受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了新生代陆内伸展型盆山体系。

    多年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我国在盆山过程与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并有力地支撑了保障油气安全的国家能源战略。这些成果包括盆山结构、盆山过程、盆山构造与油气富集、褶皱冲断带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等方面。

    为系统总结我们在“复杂含油气盆地构造与控油气作用”项目研究中取得的学术成果,并对未来可能研究方向进行思考和展望,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和高质量成果产出,经与《地球科学》(中文版)编辑部磋商,申请出版一期“盆山过程与动力学”专辑。


    辑的主要内容有

    (1)盆山体系的岩石圈组成与结构;

    (2)盆山格局的形成与盆地演化;

    (3)褶皱冲断带变形结构、传播和机制; 

    (5)盆山体系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盆山过程与地表响应;

    (7)盆山演化对油气控制作用。

     

    二、征稿要求

    (1)投稿题目汇总:2021年12月30日(汇总于联系人)

    (2)投稿截止日期:2022年5月31日

    (3)投稿方式:通过《地球科学》编辑部投稿系统http://mc03.manuscriptcentral.com/es进行投稿,选择“盆山过程与动力学”专辑。

    (4)论文格式:按照《地球科学》最新的投稿要求,请参考投稿指南http://www.earth-science.net/fileDQKX/cms/news/info/upload//a274a6e4-c7e5-4718-a4b6-746ae2cc4d30.pdf

    (5)录用稿件版面费,作者自理。

    (6)本专辑为正刊出版发行,所有稿件编辑部严格按程序执行,不符合送审要求的稿件将在初审时退回。接收后的文章会优先在线出版。

    三、专辑召集人

    陈汉林,教授,浙江大学,hlchen@zju.edu.cn

    程晓敢,教授,浙江大学,chengxg@zju.edu.cn

    林秀斌,教授,浙江大学,linxb@zju.edu.cn

     

     

     

    2021年9月10日

    陈汉林,程晓敢,林秀斌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1-10-28 阅读次数: